一月,你在股市中赚得1000,朋友赚得800元;二月,你赚得800元,朋友赚得1000元;三月,你亏损800元,朋友亏损1000元;四月,你亏损1000元,朋友亏损800元。在这4个月中,你和朋友在投资结果方面的差距都是200元。但是, 你所知觉到的自我−他人差距在这4个月中相等吗?很多时候, 人们确切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表现,然后根据自己与他人的表现来判断双方之间的差距,但能否做出准确又客观的判断,还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人们的表现可分为绝对表现与相对表现两种。绝对表现取决于自己的表现与零相比的结果, 相对表现取决于自己的表现与他人的表现相比的结果。以开篇的故事为例,你在一月的获益1000 元是绝对获益, 三月的损失800元是绝对损失。一月你的投资结果好于朋友, 这是相对获益, 二月你的投资结果差于朋友, 这是相对损失。但人们对于相对损失的定义往往存在偏差。
为什么对相对损失的定义会出现偏差呢?以往有心理学者研究表明,上述偏差的原因是自我中心(egocentrism)和注意力聚焦点(focalism)。自我中心的观点认为,个体着眼于自身的表现,不易得到他人表现的信息,因此常将自己绝对表现推断为相对表现。注意力聚焦的观点认为,人们关注“自己和他人相比如何”而不是“他人与自己相比如何”, 因而将自己默认为“比较的目标”。如果将比较目标改为他人, 这种偏差就会减弱。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次活动中,人们对比表现程度,若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时,会高估自己;相反,若将同伴与自己进行对比,高估自己的倾向就会相对被削弱。人们在绝对表现和相对表现中优先考虑前者,接着影响后者的判断。
前者如何影响后者呢?人们认为两者一定程度上有所关联,例如你的考试成绩为100分推断到你可能会在全班优于八成的同学,这一现象称为泛化效应,即人们将对某事物的反应推及到对其他相关事物的反应中。泛化效应具有联结机制, 泛化发生的前提是认知上的紧密联系。很多时候, “绝对表现好”和“相对表现好”之间存在关联。因此, 在判断自己的相对表现的时候,会出现绝对表现的化泛。
心理学者王天鸿的团队通过7个实验中2766名被试的表现研究反馈,探讨了当客观差距明确时, 人们会如何感知和评估自我−他人差距。先前的两种主流解释无法阐明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在排除了自我中心、聚焦点、数值大小、参照点和情绪的竞争假设基础上,人们对差距的判断是有偏差的,会将自身的绝对表现泛化到对相对表现的判断中。在绝对获益时,人们在相对获益中比相对损失中感知到更大的自我−他人差距;在绝对损失时,人们在相对获益中比相对损失中感知到更小的自我−他人差距。此外,该团队还用“联结”这个新的视角来解释这种判断偏差。
在我们的生活中,准确评估自己和竞争对手的能力可以帮助自己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学者王天鸿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去偏差干预的方案,关键在于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间不一定存在着想象中那样紧密的联系。这种切断方式不直接针对绝对表现与相对表现之间的联系,而是针对事物间普遍的联系,这种方式可以简单有效地减小泛化效应,但目前仍无法达到完全理性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