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系)
为切实加强和推进德育与育心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珍爱生命,积极进取,幸福成长,学校决定开展第十六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以线上嘉年华的形式为学生奉上心灵的盛宴。具体事宜如下:
活动主题
抗逆成长,守护心灵
活动时间
2020年4月—2020年6月
活动对象
山西大学在籍学生
活动内容
1.“我的战‘疫’故事”心理美文大赛(正在进行)
2.“我的战‘疫’故事”心理摄影大赛(正在进行)
3.心理委员朋辈辅导技能大赛
4.“21天习惯养成”线上打卡活动
5.“心灵寄语墙”活动
活动细则由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统一制定。请各学院(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及比赛。
附活动方案:
心理委员朋辈辅导技能大赛
参赛人员
各学院(系)班级心理委员
活动时间
2020年5月中旬
比赛内容:
1.题目类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2.主要出题范围: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培训课程内容、山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于咨询中心公众号知识普及内容、经典心理学书籍内容以及常见心理学知识等内容。
比赛流程:
1. 有意愿参赛的心理委员请5月10日前向各学院(系)心理助管报名。
2. 比赛定于5月中旬举办,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线上答题,全部参赛人员于规定时间统一开始作答,作答完毕后统一计算分数,通过答题情况计算成绩、取得名次。
3. 详细比赛办法及内容请关注后续通知,请各位参赛选手做好充分的准备。
奖项设置
1.个人奖项:根据成绩取优,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发放相应证书。
2.团体奖项:根据各学院参与情况及参赛选手综合成绩进行排名,设置一、二、三等奖,并发放相应证书。
“21天习惯养成”线上打卡
活动目的
研究表明,经过21天的坚持,就能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本活动旨在以线上打卡的简单形式,鼓励所有学生坚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每日感激一个人,让自己感受感恩的快乐;可以每天思考一个自己的成就故事,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可以是每天与家人产生积极互动,寻找爱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培养兴趣和爱好,再或者想和某件事情做一个21天的简单约定等。总之,通过自己每天的亲身感悟来激励、反思自己,感受爱的力量,珍爱自己、关爱生命,增强责任感,挑战心理上的懒惰,体味不一样的自己。希望大家收获一份趣味和意义,不被忙碌蹉跎。
参与对象
山西大学在籍学生
活动时间
5月5日-5月8日为成员招募期,有意愿参加的学生可通过“山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公众号发布参与活动的微信群聊二维码,请各位同学及时关注公众号动态。
5月10日打卡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规则
本次“打卡”活动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活动开始之前,需要在小程序里设置一个21天内想要坚持的行为或想要养成的好习惯,例如:坚持感恩一个人、思考自己的成就故事、与家人积极互动等行为;培养早起、锻炼、不熬夜、游戏限时、每日手账等习惯。活动期间,需要每天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在微信小程序内进行打卡。连续打卡满21天还可以在返校后得到一份额外奖励。
心灵寄语墙
参与对象
山西大学在籍学生
活动时间
5月20日—5月31日
活动形式
参与者可以通过中心公众号平台的“心灵寄语墙”模块,对自己或他人写下寄语,可以是对自己的夸奖、感悟、期待,也可以是对他人的感激、表白,之后由中心精选部分寄语发布在中心公众号的相关模块。
请及时关注“山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动态